辊面温度分布检测:测量范围300-1200℃,梯度偏差≤5℃/cm
同轴度偏差检测:直线度误差≤0.02mm/m,径向跳动≤0.05mm
表面粗糙度检测:Ra值0.8-3.2μm,波纹度Wt≤15μm
残余应力分析:采用X射线衍射法,检测深度0.05-0.2mm
材料硬度检测:表面硬度HRC 45-60,芯部硬度梯度差≤5HRC
碳钢辊道:适用于连铸机、热轧线等常规高温场景
不锈钢辊道:用于酸洗线、镀锌线等腐蚀性环境
陶瓷涂层辊道:玻璃退火炉专用,耐温>1000℃
复合材料辊道:包含碳化钨/镍基合金复合结构
特种合金辊道:含钼、钒等元素的耐高温合金
ASTM E21-20:通过三点弯曲试验测定高温弹性模量
ISO 10890:2010:应用激光跟踪仪进行三维形位公差测量
EN 15305:2008:X射线应力分析仪残余应力检测规程
JIS B 0601:2013:表面粗糙度轮廓仪多点采样法
GB/T 13313-2008:辊道动态平衡测试方法
FLIR T860红外热像仪:-40~2000℃宽温域检测,热灵敏度0.03℃
LAP LDM301激光同轴度仪:测量精度±0.001mm,最大检测长度15m
Bruker D8 ADVANCE XRD仪:残余应力检测分辨率±10MPa
Mitutoyo SJ-410表面轮廓仪:触针半径2μm,Z轴分辨率0.01μm
SCHENCK V6G动平衡机:转速范围50-6000rpm,不平衡量检出限0.1g·mm/kg
CNAS认可实验室(编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),符合ISO/IEC 17025:2017体系要求
配备ASNT III级检测人员5名,持证覆盖6种NDT检测方法
建立辊道失效数据库,包含1200+工业案例的失效模式分析
自主研发辊道热-力耦合仿真系统,预测精度达92%以上
实现检测数据区块链存证,确保结果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
以上是与热输出辊道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