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鼻腔黏膜颜色分级:按苍白/粉红/充血/紫绀四级分类(色差仪ΔE≤3.0)
2.鼻中隔偏曲程度测量:偏曲角度≥15或偏移距离≥4mm判定异常
3.下鼻甲肥大指数:厚度>5mm或占鼻腔空间>60%为阳性指标
4.分泌物黏稠度分级:Ⅰ级(水样)-Ⅳ级(胶冻状)定量分析
5.血管纹理清晰度评估:采用0-3级评分系统(毛细血管可见率≥80%)
1.耳鼻喉科临床检查用硬性鼻内窥镜
2.鼻腔冲洗器液体残留物分析
3.过敏性鼻炎患者IgE抗体筛查样本
4.鼻用喷雾剂微粒沉积分布测试
5.鼻腔术后修复支架生物相容性验证
1.ASTMF2100-21《医用口罩材料颗粒过滤效率测试》
2.ISO16232:2018《道路车辆-流体系统清洁度》颗粒物计数法
3.GB/T16886.10-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:刺激与致敏试验
4.YY/T1619-2018《医用内窥镜硬性内窥镜》光学性能测试
5.ISO18562-4:2020医用呼吸气体通路生物相容性评估
1.OlympusENF-V3电子鼻咽喉镜系统(分辨率≥1280960)
2.KarlStorz72201冷光源系统(色温5600K200K)
3.KeyenceVHX-7000数码显微镜(5000倍景深合成)
4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(0.01-3500μm量程)
5.Instron5944生物力学测试机(0.5N-2kN载荷精度)
6.ThermoScientificMultiskanSkyHigh酶标仪(波长范围340-850nm)
7.LeicaCM1950冰冻切片机(切片厚度1-100μm可调)
8.ZeissAxioImager.A2病理显微镜(DIC微分干涉对比)
9.Agilent7890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(检出限≤0.1ppb)
10.BrukerContourGT-K光学轮廓仪(垂直分辨率0.1n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前鼻镜检查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