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动态响应时间:测量系统从触发到执行动作的时间延迟(0.1-0.5秒)
2.碰撞力阈值:验证系统在50-2000N冲击载荷下的触发精度(3%)
3.传感器灵敏度:测试红外/超声波传感器在0.1-10m范围内的探测误差(≤2cm)
4.环境适应性:评估系统在-40℃至85℃温度区间及95%RH湿度下的工作稳定性
5.电磁兼容性:验证设备在30-1000MHz频段内抗干扰能力(符合EN61000-4-3标准)
1.汽车制造领域:焊接机器人防撞装置、AGV小车避障系统
2.工程机械类:起重机限位保护装置、挖掘机近电报警系统
3.仓储物流设备:堆垛机防撞杆、输送带急停装置
4.轨道交通部件:地铁站台防夹系统、列车接近预警装置
5.特种作业装备:消防车云台避障模块、风电塔筒爬升机构保护系统
1.ASTMF2245-20机器人系统动态碰撞测试规程
2.ISO13855:2010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定位标准
3.GB/T3811-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第17章防碰条款
4.IEC61496-1:2020电敏防护设备通用技术要求
5.GB5226.3-2019机械电气安全第3部分:运动控制系统规范
1.Kistler9317AA三向测力传感器(量程2000N,精度0.5%)
2.NIPXIe-1082数据采集系统(采样率1MS/s,16位分辨率)
3.OMRONE3Z-LS86光电传感器校准仪(检测距离0-10m可调)
4.FLUKE754过程校准器(温度测量精度0.05℃)
5.EMTESTUCS500N6电磁兼容测试系统(30-1000MHz场强20V/m)
6.KEYENCELJ-V7080激光位移计(分辨率0.01μm)
7.BRUEL&KJAER4809振动台(最大加速度100g)
8.AGILENT34972A多通道记录仪(同步采集128通道)
9.AMETEKJ890系列程控电源(输出功率0-6kVA)
10.VIAVIMTS-8000光时域反射计(光纤传感系统验证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防碰系统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