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化率测定:要求碳化物球化率≥90%,通过图像分析软件量化不规则颗粒占比
硬度梯度测试:表层至心部维氏硬度HV0.3波动范围≤15%
碳化物尺寸分布:最大颗粒直径≤3μm,平均粒径0.5-1.5μm
基体铁素体含量:采用XRD衍射法定量分析,控制范围75-85%
残余奥氏体检测:磁测法结合金相法,残余γ相含量≤5%
轴承钢:GCr15/52100系列,重点检测碳化物网状偏析
工具钢:SKD11/D2模具钢,评估球化退火态切削加工性
合金结构钢:20CrMnTi齿轮钢,控制带状组织消除效果
不锈钢:440C/9Cr18MoV,检测σ相析出抑制情况
粉末冶金材料:ASP23高速钢,分析孔隙率对球化过程影响
ASTM E3-11:金相试样制备与腐蚀规范(4%硝酸酒精溶液)
ISO 6507-1:2018:显微维氏硬度测试(载荷0.3-1kgf)
ASTM E1245-03:自动图像分析法测定夹杂物特征参数
ISO 643:2020:晶粒度测定(对比法与截距法双重验证)
ASTM E975-13: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分析(Ψ角45°扫描)
金相显微镜系统:Zeiss Axio Imager.A2m,配置12位彩色CCD与颗粒分析模块
显微硬度计:Instron Wilson 574,载荷分辨率0.01gf,压痕定位精度±0.5μm
场发射扫描电镜:FEI Quanta 650 FEG,配备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
X射线衍射仪:Bruker D8 ADVANCE,具备残余奥氏体专用测试模式
全自动切割机:Struers Discotom-100,配置液氮冷冻夹具防止组织改变
持有CNAS 详情请咨询工程师5实验室认可证书,检测数据国际互认
通过CMA 2023XYZ资质认定,覆盖GB/T 1299-2014等18项球化处理标准
配备5μm级恒温恒湿样品制备间(23±0.5℃,湿度≤40%RH)
建立材料数据库涵盖2000+组球化工艺-性能映射关系模型
检测设备均通过NIST溯源校准,年校准偏差≤0.3%
以上是与球化热处理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