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臂长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尺骨静息长度:测量鹰嘴突至尺骨茎突间距(范围150-300mm0.5mm)2.桡骨动态长度:屈伸运动时桡骨头至茎突最大位移量(精度0.3mm)3.前臂旋转角度:旋前/旋后活动范围(0-1801)4.软组织厚度:肱桡肌与尺侧腕屈肌中点厚度(分辨率0.1mm)5.关节间隙对称性:桡尺近侧关节与远侧关节间距差(允许偏差≤0.8mm)检测范围1.骨科植入物适配性评估(钛合金/钴铬钼材料)2.运动护具尺寸验证(碳纤维/热塑性聚氨酯制品)3.康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设计(铝合金/工程塑料组件)4.假肢接受腔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尺骨静息长度:测量鹰嘴突至尺骨茎突间距(范围150-300mm0.5mm)
2.桡骨动态长度:屈伸运动时桡骨头至茎突最大位移量(精度0.3mm)
3.前臂旋转角度:旋前/旋后活动范围(0-1801)
4.软组织厚度:肱桡肌与尺侧腕屈肌中点厚度(分辨率0.1mm)
5.关节间隙对称性:桡尺近侧关节与远侧关节间距差(允许偏差≤0.8mm)
1.骨科植入物适配性评估(钛合金/钴铬钼材料)
2.运动护具尺寸验证(碳纤维/热塑性聚氨酯制品)
3.康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设计(铝合金/工程塑料组件)
4.假肢接受腔适配度测试(硅胶/聚乙烯复合材料)
5.职业防护装备人机工效验证(芳纶/高密度聚乙烯制品)
1.ISO20647-2018《人体肢体尺寸测量规范》第5.3章静态测量法
2.GB/T39245-2020《三维人体扫描测量技术要求》动态捕捉条款
3.ASTMF2996-2013医疗设备生物力学测试标准第7节
4.ISO7250-1:2017基础人体测量项目定义与流程
5.GB/T5703-2010《人体测量仪器》接触式测量要求
1.FaroArmQuantumS三坐标测量臂(精度0.025mm)
2.CreaformHandySCANBlackElite激光扫描仪(分辨率0.05mm)
3.MitutoyoAbsoluteDigimatic游标卡尺(量程0-300mm)
4.NoraxonDTS3D运动捕捉系统(采样率200Hz)
5.BTEPrimusRS多关节测力系统(扭矩精度0.1Nm)
6.GELogiqE9超声诊断仪(高频线阵探头12MHz)
7.ZimmerBiometEOS成像系统(微剂量三维重建)
8.OxfordMetricsViconMXT40红外运动分析系统(标记点识别精度0.1mm)
9.ShimadzuAGS-X万能材料试验机(载荷精度0.5%)
10.PerceptivePixel27"多点触控解剖标定平台(压力敏感度10g/m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前臂长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