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氏体体积分数测定(范围:0.5-35%,精度±0.8%)
原奥氏体晶粒度评级(ASTM E112标准,级别范围5-12级)
相变温度窗口检测(典型区间:550-650℃,测温精度±3℃)
碳化物弥散度分析(粒径分布0.1-2μm,面积占比0.5-15%)
显微硬度梯度测量(载荷500gf,HV0.5标尺,步长10μm)
合金结构钢:包含42CrMo4、30CrMnSi等调质处理材料
轴承钢系列:GCr15、SUJ2等高碳铬钢制品
工具钢类:D2、H13等热作模具钢
不锈钢材料:17-4PH、420马氏体不锈钢
高温合金:Inconel 718、GH4169等时效强化材料
金相定量分析法(ASTM E1245-03):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相面积统计
X射线衍射物相检测(ISO 17025:2017):确定残余奥氏体含量
扫描电镜能谱联用(ASTM E1508):微区成分与组织对应分析
差示扫描量热法(ISO 11357-3):相变温度动力学分析
电子背散射衍射(ASTM E2627):晶界特征与取向关系测定
ZEISS Axio Imager M2m金相显微镜:配备Axiocam 506相机,分辨率2560×1920像素
FEI Nova NanoSEM 450场发射电镜:二次电子分辨率1.0nm@15kV
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:Cu靶Kα辐射,角度精度±0.0001°
TA Instruments Q2000 DSC:温度范围-90~550℃,灵敏度0.2μW
Wilson VH1150显微硬度计:载荷范围10gf-2kgf,XY平台定位精度1μm
CNAS 详情请咨询工程师5认证实验室,符合ISO/IEC 17025体系要求
配备5台套蔡司G6金相图像工作站,支持多尺度三维重构
检测团队含3名金相检验高级工程师(CSNT认证)
建立材料数据库覆盖300+钢种屈氏体形成特征图谱
参与制定GB/T 3488.3-202X《热处理金相检验》行业标准
以上是与屈氏体形成区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