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樨白纹羽病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病原菌分离培养:采用PDA培养基(马铃薯葡萄糖琼脂),培养温度251℃,暗培养5-7天2.菌丝形态学鉴定:测量菌丝直径(3.5-5.2μm)、隔膜间距(50-120μm)、分枝角度(45-90)3.孢子生物学特性:测定分生孢子萌发率(≥85%为阳性),萌发温度梯度20-35℃4.土壤理化分析:pH值测定(精度0.1)、有机质含量(重铬酸钾法)、电导率(0-20mS/cm)5.植株病理学检查:维管束褐变指数分级(0-IV级)、根冠比测定(鲜重法)检测范围1.木樨属植物活体植株组织(根/茎/叶)2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病原菌分离培养:采用PDA培养基(马铃薯葡萄糖琼脂),培养温度251℃,暗培养5-7天
2.菌丝形态学鉴定:测量菌丝直径(3.5-5.2μm)、隔膜间距(50-120μm)、分枝角度(45-90)
3.孢子生物学特性:测定分生孢子萌发率(≥85%为阳性),萌发温度梯度20-35℃
4.土壤理化分析:pH值测定(精度0.1)、有机质含量(重铬酸钾法)、电导率(0-20mS/cm)
5.植株病理学检查:维管束褐变指数分级(0-IV级)、根冠比测定(鲜重法)
1.木樨属植物活体植株组织(根/茎/叶)
2.栽培基质及周边土壤样本(0-30cm土层)
3.灌溉用水及营养液残留物
4.苗木移栽工具表面附着物
5.有机肥料及生物防治制剂
1.ISO21427:2018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规范》用于病原菌DNA提取及PCR扩增
2.GB/T36837-2018《植物病害诊断规程》指导田间症状分级判定
3.ASTMD2974-20《泥炭材料测试标准》规范有机质含量测定
4.GB/T6920-1986《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》用于液体样本检测
5.ISO11269-1:2012《土壤质量污染物对植物根系影响的测定》评估致病性
1.LeicaDM750生物显微镜(最大放大倍数1000):菌丝形态观察与显微测量
2.Bio-RadT100ThermalCyclerPCR仪:ITS区基因扩增(温度精度0.1℃)
3.METTLERTOLEDOSevenExcellencepH计(测量范围-2.00-19.99pH):液体样本酸碱度测定
4.ThermoScientificHerathermIGS60培养箱(温控范围5-70℃):病原菌恒温培养
5.EppendorfCentrifuge5430R高速离心机(最大转速15000rpm):DNA提取样本处理
6.SartoriusQuintix224-1CN电子天平(精度0.1mg):微量样本称量
7.LI-CORLI-3000C叶面积仪:叶片病斑面积量化分析
8.HANNAHI98194多参数水质分析仪:灌溉水电导率/溶解氧同步检测
9.MemmertHPP110恒温恒湿箱(湿度控制范围10-90%RH):孢子萌发环境模拟
10.OlympusSZX16体视显微镜(变焦比16:1):根系褐变程度宏观观察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木樨白纹羽病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