辊缝平行度检测:轴向偏差≤0.02mm/m,周向波动值≤0.05mm
轧制力分布检测:压力传感器精度±0.5%FS,动态波动范围±5%额定值
辊面粗糙度检测:Ra 0.1-0.8μm,Rz 1.0-6.3μm(按JIS B0601标准)
温度均匀性检测:辊面温差≤±3℃(工作温度100-400℃范围)
振动频谱分析:振幅≤15μm(20-1000Hz频段),共振点识别精度±2Hz
冷轧金属板材:涵盖0.2-6mm厚低碳钢、不锈钢带材
精密合金带材:钛合金、镍基合金等航空航天材料
高分子薄膜:PET、PI等功能性薄膜(厚度5-500μm)
层压复合材料:金属-塑料复合板(粘接强度≥10MPa)
特种金属薄板:钼箔、钨板等难熔金属(厚度0.05-1.2mm)
ASTM E177:轧机几何精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
ISO 4287:表面粗糙度轮廓法测量规范
ISO 10816-3:机械振动评价标准(轧机类设备)
ASTM E230:温度传感器校准与测量程序
DIN 50125:轧制材料力学性能取样规范
三坐标测量机:Mitutoyo CRYSTA-Apex S,空间精度(1.9+L/250)μm
表面粗糙度仪:Taylor Hobson Form Talysurf i-Series,分辨率0.8nm
振动分析系统:Brüel & Kjær 3560-B-030,频率范围0.5Hz-25.6kHz
红外热像仪:FLIR T865,热灵敏度≤0.03℃@30℃
材料显微镜:Olympus BX53M,配备2000倍微分干涉对比系统
CNAS认可实验室(注册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),检测报告国际互认
ISO/IEC 17025:2017体系认证,量值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
配备20人专业团队(含5名高级工程师),平均从业年限>8年
设备校准周期≤6个月,测量不确定度优于VDI/VDE 2617标准
检测数据管理系统通过ISO 27001认证,确保结果可追溯性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平整防折轧机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