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致变色显示器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响应时间:测量全着色/褪色切换时间(单位:ms),阈值电压范围1.5V至5V2.光学对比度:测试550nm波长下透射率变化比(ΔT≥60%)3.色度坐标:CIE1931标准下色域覆盖范围(x:0.28-0.32,y:0.29-0.34)4.循环寿命:连续驱动10^5次后透射率衰减率(≤5%)5.驱动电压稳定性:3V偏压下漏电流密度(≤1μA/cm)检测范围1.氧化钨(WO₃)基电致变色薄膜2.ITO/FT0导电玻璃基板3.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层(LiClO4-PEO体系)4.柔性PET/PI基底显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响应时间:测量全着色/褪色切换时间(单位:ms),阈值电压范围1.5V至5V
2.光学对比度:测试550nm波长下透射率变化比(ΔT≥60%)
3.色度坐标:CIE1931标准下色域覆盖范围(x:0.28-0.32,y:0.29-0.34)
4.循环寿命:连续驱动10^5次后透射率衰减率(≤5%)
5.驱动电压稳定性:3V偏压下漏电流密度(≤1μA/cm)
1.氧化钨(WO₃)基电致变色薄膜
2.ITO/FT0导电玻璃基板
3.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层(LiClO4-PEO体系)
4.柔性PET/PI基底显示器
5.全固态多层封装器件
1.ASTME2141-21《电致变色器件光学性能测试标准》
2.ISO18543:2017《显示器件环境可靠性试验规范》
3.GB/T18910.21-2021《液晶显示器件第21部分:电致变色显示测试方法》
4.IEC62341-6-2:2020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环境试验》
5.GB/T26125-2019《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检测方法》
1.Keithley2450源表:提供100V/1A脉冲驱动及IV特性测试
2.PerkinElmerLambda1050分光光度计:380-2500nm光谱响应测量
3.ESPECPL-3J高低温试验箱:-40℃~150℃温变循环测试
4.CHI760E电化学工作站:交流阻抗谱(EIS)分析电解质性能
5.XenonArcCi5000耐候试验机:模拟紫外辐照老化(0.55W/m@340nm)
6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薄膜结晶度分析(CuKα辐射)
7.Agilent4156C半导体参数分析仪:漏电流及阈值电压精确测量
8.MitutoyoSJ-410表面轮廓仪:膜层厚度测量精度0.1μm
9.GamryInterface5000E恒电位仪:循环伏安法测试氧化还原特性
10.OlympusBX53M显微系统:5000倍率下观察电极界面形貌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电致变色显示器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