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露尾甲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虫体形态特征鉴定:鞘翅斑纹形态测量(长度0.8-1.2mm)、触角节数(11节)、前胸背板宽长比(1.3:1)2.卵孵化率测定:温度梯度实验(25-35℃0.5℃)、湿度控制(65-75%RH)3.幼虫发育周期监测:体长测量(0.5-5.0mm)、蜕皮次数记录(4次)4.危害程度评估:蛀食孔密度(孔/100粒)、碎屑产生量(mg/kg)5.抗药性测试:马拉硫磷LC50值测定(0.05-0.20mg/L)、溴氰菊酯击倒时间(KT50≤15min)检测范围1.仓储玉米原粮(含水率≤14%)2.玉米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虫体形态特征鉴定:鞘翅斑纹形态测量(长度0.8-1.2mm)、触角节数(11节)、前胸背板宽长比(1.3:1)
2.卵孵化率测定:温度梯度实验(25-35℃0.5℃)、湿度控制(65-75%RH)
3.幼虫发育周期监测:体长测量(0.5-5.0mm)、蜕皮次数记录(4次)
4.危害程度评估:蛀食孔密度(孔/100粒)、碎屑产生量(mg/kg)
5.抗药性测试:马拉硫磷LC50值测定(0.05-0.20mg/L)、溴氰菊酯击倒时间(KT50≤15min)
1.仓储玉米原粮(含水率≤14%)
2.玉米加工制品(破碎粒>3mm)
3.玉米种子(千粒重≥280g)
4.田间植株样本(抽雄期至成熟期)
5.饲料原料及成品(蛋白含量≥8%)
1.ISO6322-3:2000储粮害虫形态学鉴定规范
2.GB/T29890-2013粮油储藏害虫检测技术规程
3.ASTME1757-01(2020)储粮昆虫发育周期测定方法
4.SN/T1146-2018进出境粮食检疫操作规程
5.GB23200.116-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储粮害虫抗药性测定法
1.OlympusSZX16体视显微镜(10-110倍连续变倍观察系统)
2.MemmertICP800恒温恒湿培养箱(温度精度0.1℃,湿度1%RH)
3.SartoriusCPA225D分析天平(0.01mg分辨率)
4.ThermoScientificHeratherm烘箱(最大风量1200m/h)
5.BinderKBW240气候箱(光照强度0-20000lux可调)
6.Agilent7890B气相色谱仪(ECD检测器)
7.BeckmanCoulterAllegraX-30R离心机(最大转速30000rpm)
8.LeicaDM750偏光显微镜(400倍物镜观察口器结构)
9.QIAGENRotor-GeneQ实时荧光定量PCR仪(物种特异性基因鉴定)
10.LabconcoPurifierLogic+生物安全柜(HEPA过滤效率99.99%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玉米露尾甲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