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布式多媒体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视频流延迟:端到端传输时延≤100ms(1080P@30fps)2.音频同步误差:音画同步偏差≤10ms(EBUR37标准)3.码率稳定性:波动幅度≤标称值的15%(持续24小时测试)4.丢包恢复能力:50%随机丢包场景下画面恢复率≥95%5.多协议兼容性:支持RTMP/HLS/WebRTC等6种传输协议验证6.加密传输强度:AES-256加密算法完整性验证7.负载均衡能力:2000并发连接下的资源分配均衡度≥0.85检测范围1.IP网络多媒体传输设备(光纤收发器/媒体网关)2.分布式存储系统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视频流延迟:端到端传输时延≤100ms(1080P@30fps)
2.音频同步误差:音画同步偏差≤10ms(EBUR37标准)
3.码率稳定性:波动幅度≤标称值的15%(持续24小时测试)
4.丢包恢复能力:50%随机丢包场景下画面恢复率≥95%
5.多协议兼容性:支持RTMP/HLS/WebRTC等6种传输协议验证
6.加密传输强度:AES-256加密算法完整性验证
7.负载均衡能力:2000并发连接下的资源分配均衡度≥0.85
1.IP网络多媒体传输设备(光纤收发器/媒体网关)
2.分布式存储系统(Ceph/GlusterFS集群架构)
3.音视频编解码器(H.265/AV1/Opus硬件编码器)
4.边缘计算节点(NVIDIAJetson/Xavier系列)
5.4K/8K专业显示终端(色域覆盖≥98%DCI-P3)
6.5GNR广播接收设备(3GPPRelease16兼容)
7.沉浸式音频系统(DolbyAtmos/DTS:X对象化音频)
1.ISO/IEC23009-1:2022动态自适应流媒体传输效率测试
2.GB/T33475.2-2017多媒体系统冗余容错能力评估
3.ITU-TP.1203MOS主观质量客观化评价模型
4.ASTME2564-18网络抖动缓冲深度测定方法
5.GB/T35129-2017分布式系统资源调度有效性验证
6.SMPTEST2110-21窄带IP流量整形测试规范
7.RFC7104媒体传输协议栈压力测试框架
1.KeysightN9048B频谱分析仪(26.5GHz带宽/5GNR解调)
2.SpirentC200网络损伤模拟器(400Gbps线速/动态拓扑构建)
3.TektronixMDC304HDMI2.1协议分析仪(48Gbps链路层解码)
4.VideoClarityRTM4800实时质量分析系统(12G-SDI/8KHDR)
5.Rohde&SchwarzVENICE流媒体服务器(100G接口/万级并发模拟)
6.GLCommunicationsMAPS™SIP协议测试套件(IMS核心网仿真)
7.XenaNetworksValkyrie流量生成器(400GE端口/混合流量建模)
8.CalnexParagon-X时延测量仪(ns级精度/PTP时钟同步验证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分布式多媒体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