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向角偏差:测量范围±45°,精度±0.5°
分布均匀性:RSD≤8%(区域扫描模式)
结晶度梯度:梯度差≤15%(厚度方向)
动态模量各向异性:E11/E22≥1.25判定标准
热膨胀系数差异:ΔCTE≤3.5×10⁻⁶/K
高分子薄膜:PET、PI、LCP等双向拉伸膜材
纤维增强复合材料:碳纤维/环氧树脂层压板
液晶显示材料:TFT-LCD取向层
注塑成型件:玻纤增强PP/PA制件
金属基复合材料:碳化硅晶须增强铝合金
X射线极图法:ASTM E1426,GB/T 33501-2017
动态力学分析(DMA):ISO 6721-5,GB/T 33061.8
偏光显微定量:ISO 21350,GB/T 40265-2021
小角光散射法:ASTM D5332,ISO 14704
红外二向色性:ASTM E2934,GB/T 37841-2019
X射线衍射仪:Rigaku SmartLab,配备2D探测器,实现全自动极图采集
动态热机械分析仪:TA Instruments DMA Q800,支持三维动态模量测试
激光共聚焦显微镜:Keyence VK-X3000,具备亚微米级取向解析能力
同步热分析系统:NETZSCH STA 449 F5,集成热膨胀与力学性能联测模块
太赫兹时域光谱仪:Advantest TAS7500TS,适用于非接触式层状结构检测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取向分散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