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识防伪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光学特性检测:色差ΔE≤1.5(D65光源),光泽度60角2GU偏差2.材料成分分析:红外光谱特征峰匹配度≥95%,重金属含量符合RoHS限值3.物理耐久性测试:耐磨性≥500次循环(750g负载),附着力等级≥4B(ASTMD3359)4.加密技术验证:二维码容错率≥30%,RFID芯片读取距离0.5-5m误差10%5.防伪特征识别:全息衍射效率≥70%,荧光强度衰减率≤5%/年检测范围1.纸质标识:包括安全线纸张、水印纸及热敏防伪标签2.塑料包装:PET/PP材质收缩膜、激光全息膜层结构3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光学特性检测:色差ΔE≤1.5(D65光源),光泽度60角2GU偏差
2.材料成分分析:红外光谱特征峰匹配度≥95%,重金属含量符合RoHS限值
3.物理耐久性测试:耐磨性≥500次循环(750g负载),附着力等级≥4B(ASTMD3359)
4.加密技术验证:二维码容错率≥30%,RFID芯片读取距离0.5-5m误差10%
5.防伪特征识别:全息衍射效率≥70%,荧光强度衰减率≤5%/年
1.纸质标识:包括安全线纸张、水印纸及热敏防伪标签
2.塑料包装:PET/PP材质收缩膜、激光全息膜层结构
3.金属标识:铝箔防伪封条、微孔金属打标器件
4.纺织品标签:RFID织唛、荧光纤维混纺标识
5.电子标识:NFC芯片封装体、TFT液晶可变信息层
1.ASTMD2244-22《仪器测定色差的标准实践》
2.ISO2834-2:2018《印刷油墨耐摩擦性测试规范》
3.GB/T9754-2007《色漆和清漆镜面光泽的测定》
4.ISO/IEC18004:2015《QR码符号质量要求》
5.GB/T32644-2016《全息防伪产品通用技术要求》
1.X-RiteCi64分光光度计:测量色差ΔE值及光谱反射率曲线
2.ThermoScientificNicoletiS50FTIR红外光谱仪:材料分子结构分析
3.Taber5135耐磨试验机:模拟标识表面磨损工况
4.HitachiF-7000荧光分光光度计:量化荧光防伪特征强度
5.HoneywellGranit1991i二维码扫描器:验证编码系统容错性能
6.KeysightN9918A射频分析仪:测试RFID/NFC芯片工作参数
7.BYKmicro-TRI-gloss多角度光泽度计:20/60/85三角度测量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标识防伪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