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通信产品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射频性能测试:包括发射功率(2dBm)、频率误差(≤0.1ppm)、调制精度(EVM≤3.5%)及接收灵敏度(-110dBm@BER≤0.1%)2.电磁兼容性(EMC)测试:辐射骚扰(30MHz-6GHz)、抗扰度(10V/m场强)、静电放电(8kV接触/15kV空气)3.比吸收率(SAR)测试:头部/肢体局部SAR限值≤1.6W/kg(1g平均)4.环境可靠性测试:高低温循环(-40℃~85℃)、湿热老化(95%RH@40℃)、机械振动(5Hz-500Hz/3Grms)5.电池安全测试:过充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射频性能测试:包括发射功率(2dBm)、频率误差(≤0.1ppm)、调制精度(EVM≤3.5%)及接收灵敏度(-110dBm@BER≤0.1%)
2.电磁兼容性(EMC)测试:辐射骚扰(30MHz-6GHz)、抗扰度(10V/m场强)、静电放电(8kV接触/15kV空气)
3.比吸收率(SAR)测试:头部/肢体局部SAR限值≤1.6W/kg(1g平均)
4.环境可靠性测试:高低温循环(-40℃~85℃)、湿热老化(95%RH@40℃)、机械振动(5Hz-500Hz/3Grms)
5.电池安全测试:过充/过放保护、短路电流(≤5倍标称值)、热冲击(130℃/10min)
1.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:支持5GNR/4GLTE/WLAN/BT多模通信终端
2.基站设备:宏站/微站RRU/AAU射频单元及基带处理单元
3.天线模块:MIMO阵列天线、毫米波相控阵天线
4.物联网终端:NB-IoT/Cat.M1/Cat.1模组及传感器节点
5.车载通信设备:C-V2X/T-Box/智能天线系统
1.射频一致性测试:遵循3GPPTS38.521/34.121协议及YD/T2583.18国标
2.SAR测试:采用IEEEStd1528-2013规范及GB/T18268.26-2010标准
3.EMC测试:依据CISPR32/EN55032辐射标准及IEC61000-4-2抗扰度标准
4.环境试验:执行GB/T2423系列(等同IEC60068-2)与MIL-STD-810G方法
5.电池安全评估:参照UL2054/GB31241-2014强制认证要求
1.KeysightN9020BMXA信号分析仪:支持6GHz频段矢量信号解调与频谱分析
2.Rohde&SchwarzCMW500宽带无线综测仪:实现5GFR1/FR2协议栈仿真与吞吐量测试
3.EMITEEMCProbes系列近场探头组:用于PCB级电磁干扰定位与近场扫描
4.SPEAGDASY52SAR测试系统:配备人体组织模拟液与机械臂三维扫描功能
5.ThermotronSM-32气候试验箱:温控精度0.5℃,支持交变湿热试验模式
6.AgilentE6640AEXM无线测试仪:多端口MIMOOTA测试与波束赋形验证
7.Chroma17020电池充放电测试仪:最大电流60A,电压精度0.05%FS
8.TeseqNSG3060雷击浪涌发生器:满足IEC61000-4-5Level4抗扰度测试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移动通信产品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