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量传递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热导率测定:温度梯度0.1-100K/cm范围可调,精度1.5%2.电导率分析:直流/交流模式切换(10Hz-1MHz),分辨率0.01S/m3.光透射率测试:波长范围200-2500nm,入射角0-60可调4.界面接触热阻:压力加载0-50MPa可控,接触面粗糙度Ra≤0.8μm5.辐射传热系数:黑体辐射源温度300-2000K可调6.声子传输效率:频率响应范围10^9-10^12Hz检测范围1.金属材料:铜合金(C11000)、铝合金(6061-T6)等导电导热基材2.半导体器件:硅晶圆(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热导率测定:温度梯度0.1-100K/cm范围可调,精度1.5%
2.电导率分析:直流/交流模式切换(10Hz-1MHz),分辨率0.01S/m
3.光透射率测试:波长范围200-2500nm,入射角0-60可调
4.界面接触热阻:压力加载0-50MPa可控,接触面粗糙度Ra≤0.8μm
5.辐射传热系数:黑体辐射源温度300-2000K可调
6.声子传输效率:频率响应范围10^9-10^12Hz
1.金属材料:铜合金(C11000)、铝合金(6061-T6)等导电导热基材
2.半导体器件:硅晶圆(φ200mm)、GaN基板(4H-SiC)
3.高分子材料:聚酰亚胺薄膜(厚度25-125μm)、环氧树脂复合材料
4.建筑隔热系统:真空绝热板(VIP)、气凝胶毡(密度150kg/m)
5.光学元件:增透镀膜玻璃(透过率≥98%)、红外窗口材料(ZnSe晶体)
6.新能源组件:锂离子电池极片(NCM811正极)、光伏背板(PET基材)
1.ASTME1225-20:稳态纵向热流法测定固体材料热导率
2.ISO22007-4:2017: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薄膜材料导热系数
3.GB/T3048.2-2007:电线电缆电导率四点探针测试规程
4.ISO9050:2003: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测定方法
5.ASTMD5470-17:导热界面材料接触热阻标准测试
6.GB/T10297-2015: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测定(热线法)
1.NetzschLFA467HyperFlash:激光闪射法热扩散系数测试仪(温度范围-120~500℃)
2.C-THERMTCI热导率测试仪:瞬态平面热源技术(精度3%)
3.KeysightB2902A精密源表:四线制电阻测量(最小分辨率10nΩ)
4.PerkinElmerLambda1050+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(波长精度0.08nm)
5.LinseisTHB真空绝热性能测试系统(压力范围10^-3~10^3mbar)
6.FLIRSC7600红外热像仪:热辐射分布成像(帧频180Hz)
7.Agilent4294A阻抗分析仪:高频介电性能测试(40Hz~110MHz)
8.TAInstrumentsQ400动态机械分析仪:储能模量/损耗因子测定(温度范围-150~600℃)
9.BrukerDimensionIcon原子力显微镜:纳米级表面形貌与热导分布测绘
10.MettlerToledoDSC3差示扫描量热仪:相变潜热测量(灵敏度0.04μW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能量传递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