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面硬度:洛氏硬度HRC 55-65(工作层),芯部硬度HRC 30-40
表面粗糙度:Ra ≤0.4μm(精轧辊),Ra ≤1.6μm(粗轧辊)
几何尺寸精度:辊身直径公差±0.02mm/1000mm长度
金相组织:碳化物分布均匀性(≤3级),基体马氏体含量≥90%
残余应力:表层压应力200-400MPa(X射线衍射法)
超声波探伤:内部缺陷≤Φ2mm当量平底孔
动平衡等级:G2.5级(ISO 1940-1标准)
冷轧工作辊(材质:高铬钢/高速钢)
热轧支撑辊(材质:70Cr3Mo/75CrMo)
不锈钢板专用轧辊(材质:4Cr5MoSiV1)
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
碳化钨硬质合金复合轧辊
硬度测试:ASTM E10(布氏硬度),GB/T 230.1(洛氏硬度)
表面形貌分析:ISO 4287(粗糙度参数),GB/T 1031(评定规则)
尺寸测量:GB/T 3177(光滑工件检验),ISO 12180(圆柱度误差)
金相检验:GB/T 13298(显微组织检验方法),ASTM E112(晶粒度测定)
无损检测:JB/T 4730.3(超声波探伤),GB/T 26141(残余应力测定)
洛氏硬度计HRS-150:配备C标尺金刚石压头,分辨率0.1HRC
TalySurf CCI Lite非接触式轮廓仪:测量范围Ra 0.01-50μm
CMM三坐标测量机Hexagon Global S:空间精度(1.9+L/250)μm
OLYMPUS 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:5000倍放大带能谱分析模块
Xstress 3000残余应力分析仪:测量深度0.05-1mm,精度±20MPa
USM Go+超声波探伤仪:频率范围0.5-15MHz,DAC动态校正功能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薄钢板轧辊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