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化学成分分析:测定碳(C:0.01%-2.1%)、硅(Si:0.1%-3.5%)、锰(Mn:0.3%-15%)、铬(Cr:12%-28%)等元素含量
2. 硬度测试:洛氏硬度HRC 20-65、维氏硬度HV 150-900、布氏硬度HBW 200-600
3. 尺寸精度:直径公差±0.005mm-±0.05mm,球度误差≤0.003mm
4. 表面缺陷检测:裂纹深度≤5μm,凹坑直径≤50μm
5. 金相组织分析:奥氏体晶粒度级别8-12级,碳化物分布均匀性≤3级
1. 不锈钢试珠:316L/304/420材质,用于医疗器械及食品机械
2. 铝合金试珠:6061/7075系列,应用于航空航天结构件
3. 钛合金试珠:TC4/TA2材质,适用于化工耐蚀部件
4. 铜合金试珠:H62/QAl9-4材质,用于电气连接件
5. 高温合金试珠:GH4169/K418材质,服务于涡轮发动机部件
1. ASTM E1086-14《金属材料火花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》
2. ISO 6508-1:2016《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》
3. GB/T 3488.2-2018《硬质合金球粒尺寸测量规范》
4. ASTM E112-13《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》
5. GB/T 226-2015《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》
1. ARL 4460直读光谱仪:元素分析精度达±0.001%
2. Zwick/Roell ZHU250硬度计:支持HRC/HV/HB三模测量
3. Mitutoyo CRYSTA-Apex S574三坐标仪:空间测量精度±1μm
4. OLYMPUS GX53金相显微镜:5000倍超景深成像系统
5. Elcometer 456涡流探伤仪:可检出Φ0.1mm以上表面缺陷
6. 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:最大载荷300kN,应变速率0.0001-1000mm/min
7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:物相分析精度±0.01°
8. KEYENCE VHX-7000数码显微镜:支持3D表面形貌重建
9. Netzsch STA 449F3同步热分析仪:温度范围RT-1600℃
10. Agilent 7900 ICP-MS:痕量元素检出限达ppt级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金属试珠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