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熔深比例测量:要求母材熔透率≥85%,测量精度±0.1mm
2. 焊缝宽度偏差:允许公差±1.5mm(板厚≤20mm)
3. 余高控制:平焊位置余高≤3mm,立焊余高≤4mm
4. 热影响区(HAZ)宽度:碳钢HAZ≤2.5mm(板厚10-25mm)
5. 未焊透缺陷检出:最小可识别缺陷尺寸0.5×3mm(长×深)
1. 碳钢焊接结构件(Q235/45#钢等)
2. 不锈钢压力容器(304/316L材质)
3. 铝合金车体框架(6xxx系列)
4. 钛合金航空管路(TC4/TA15)
5. 镍基合金反应釜(Inconel 625/825)
1. ASTM E164-2021《焊缝超声波接触法检测标准》
2. ISO 17635:2016《焊接无损检测-通用规则》
3. GB/T 11345-2013《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》
4. GB/T 3323.1-2019《焊缝射线检测技术规范》
5. ISO 5817:2014《钢弧焊接头-缺陷质量等级》
1. Olympus OmniScan X3相控阵探伤仪:支持16:128PR聚焦法则
2. GE USM 100超声波测厚仪:分辨率0.01mm(量程0.5-500mm)
3. YXLON FF85 CT X射线机:微焦点0.5μm(最大穿透60mm钢)
4. Keyence VHX-7000数码显微镜:5000倍放大+3D形貌重建
5. 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:300kN载荷(符合ASTM E8/E21)
6. Zwick Roell HIT230摆锤冲击仪:能量范围0.5-300J(ISO 148)
7. Elcometer 456涂层测厚仪:磁感应/涡流双模式(0-2000μm)
8. FLIR T865红外热像仪:热灵敏度≤0.03℃(用于HAZ温度场分析)
9. Mitutoyo SJ-410轮廓仪:Z轴分辨率0.01μm(焊缝表面粗糙度测量)
10. Bruker D8 DISCOVER X射线衍射仪:残余应力测量精度±10MPa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焊透侧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