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化学成分分析:测定Al₂O₃、SiO₂等氧化物含量(精度±0.01wt%),重金属元素(Pb、As、Cd)残留量(检出限0.1ppm)
2. 密度测试:采用阿基米德法测定浮渣密度(范围1.5-4.5g/cm³)
3. 粒度分布:激光衍射法分析颗粒粒径(D50值测量误差≤±1μm)
4. 熔点测定:高温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熔融温度(范围800-1600℃)
5. 表面形貌:SEM扫描电镜观测孔隙率(分辨率3nm)及夹杂物分布
1. 铝电解槽阳极残极浮渣
2. 铜冶炼电积工序阴极板浮渣
3. 锌热镀工艺表面浮渣层
4. 铅酸蓄电池极板加工废渣
5. 不锈钢连铸中间包覆盖剂浮渣
1. ASTM E1086-14《金属及合金中氧化物夹杂的标准测试方法》
2. ISO 3369:2021《金属粉末表观密度测定》
3. GB/T 13221-2020《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 X射线小角散射法》
4. ASTM E1356-08(2014)《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焓变的标准试验方法》
5. GB/T 17359-2023《电子探针显微分析通用技术条件》
1. Thermo Scientific ARL QUANT'X X射线荧光光谱仪(元素定量分析)
2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(0.01-3500μm测量范围)
3. Netzsch STA 449 F3同步热分析仪(-150℃至2000℃温控)
4. Hitachi SU5000场发射扫描电镜(二次电子分辨率1nm)
5. Quantachrome Ultrapyc 5000全自动真密度仪(氦气置换法)
6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(物相结构鉴定)
7. Agilent 7900 ICP-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(痕量元素检测)
8. Olympus DSX1000数码金相显微镜(1500倍光学放大)
9. Mettler Toledo XPR205DR微量天平(0.01mg精度)
10. Eltra CS-2000碳硫分析仪(C/S含量测定精度±1pp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锭浮渣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