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雷电冲击全波参数:包含波前时间(1.2μs30%)与半峰值时间(50μs20%)的匹配度
2.操作冲击电压测试:250/2500μs标准波形下耐受能力验证
3.残压特性分析:记录8/20μs冲击电流下的最大限制电压值
4.能量吸收能力:测量10/350μs波形时的焦耳积分值(It)
5.重复冲击稳定性:连续施加15次标称放电电流(In)后的性能衰减率
6.绝缘配合验证:确定设备最高电压(Um)与雷电冲击耐受电压(BIL)的匹配关系
1.低压配电系统SPD(浪涌保护器):涵盖Type1/2/3类产品
2.高压避雷器:包括金属氧化物避雷器(MOA)及气体放电管
3.电子设备端口:RJ45网络接口、RS485通信端口的浪涌防护模块
4.电力变压器:35kV及以上等级设备的层间绝缘强度验证
5.航空航天线缆:符合DO-160G第22章雷击间接效应测试要求
6.光伏系统部件:逆变器直流侧与交流侧的复合波冲击测试
1.IEC61000-4-5:2014规定的组合波发生器法(1.2/50μs电压波与8/20μs电流波耦合)
2.GB/T17626.5-2019《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(冲击)抗扰度试验》
3.IEEEC62.41.2-2002低压电路瞬态过电压分级测试规程
4.GB/T18802.1-2020低压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
5.MIL-STD-461GCS117雷电感应瞬态传导敏感度试验
6.ISO11452-2:2004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抗扰性试验
1.EMTESTUCS500N组合波发生器:输出6kV/3kA复合波形,符合IEC61000-4-5Class4要求
2.HaefelyHPS30kV冲击电压发生器:产生1.2/50μs标准雷电波,精度1%
3.TektronixMDO3104混合域示波器:200MHz带宽,2.5GS/s采样率记录瞬态波形
4.OmicronCPC100多功能测试系统:集成CT分析模块的冲击电流测量装置
5.KeysightN6781A源表模块:精确测量μs级脉冲电流的积分能量值
6.SchwarzbeckNSG2030耦合去耦网络:实现EUT端口间的隔离测试
7.Fluke289真有效值记录万用表:持续监测保护器件的残压特性
8.HiokiPW3390功率分析仪:0.05%基本精度测量冲击能量损耗
9.Chroma19032脉冲耐压测试仪:执行10ms~1000ms的多脉冲序列试验
10.RosenbergerNSA3000网络分析仪:验证高频信号端口的防护器件插损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雷电波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