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碳含量(C):检测范围0.1%-4.5%,采用红外吸收法测定
2.硅含量(Si):精度0.02%,波长范围190-800nm
3.硫含量(S):检出限0.001%,高频燃烧红外法
4.磷含量(P):允许偏差0.005%,分光光度法
5.抗拉强度:测试范围100-800MPa,应变速率0.005-500mm/min
1.炼钢用生铁(L04-L10系列)
2.铸造用生铁(Z14-Z34牌号)
3.球墨铸铁用生铁(Q10-Q16)
4.合金生铁(含钒、钛等微量元素)
5.特种冶金用高纯生铁(杂质总量≤0.1%)
1.ASTME415-21碳硫联合测定标准
2.ISO4934:2020硫含量测定方法
3.GB/T223.69-2022碳硅锰磷硫五元素分析
4.GB/T228.1-20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规程
5.ISO4967:2018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
1.ThermoScientificARL4460直读光谱仪:多元素同步分析
2.BrukerQ4TASMAN火花光谱仪:痕量元素检测
3.LECOCS844碳硫分析仪:高频感应燃烧系统
4.Instron5982万能试验机:100kN载荷容量
5.ZEISSAxioImagerM2m金相显微镜:5000倍光学放大
6.ShimadzuHMV-G21显微硬度计:HV/HK/HRC多标尺
7.Netzsch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:-150℃~2000℃温控
8.MalvernMastersizer3000粒度分析仪:0.01-3500μm量程
9.OlympusDeltaProfessionalXRF分析仪:合金牌号识别
10.MTSLandmark伺服液压系统:动态力学性能测试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电炉生铁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