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背极厚度测量:采用非接触式激光测厚仪(精度0.05μm),测量范围0.1-500μm
2.表面粗糙度分析:轮廓仪Ra值检测(分辨率0.01μm),标准范围Ra≤0.8μm
3.附着力测试:划格法(ASTMD3359)结合拉力试验机(量程0-50N),阈值≥5N/cm
4.方阻测试:四探针法(GB/T1551),测量精度1%,标准值≤50mΩ/□
5.热循环测试:高低温交变箱(-65℃~150℃),循环次数≥1000次(JESD22-A104)
1.锂离子电池铝/铜箔背极
2.薄膜电容器银浆背极
3.半导体封装金/锡镀层背极
4.PCB板化学镍钯金背极
5.光伏组件银铝复合背极
1.ASTMB748: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镀层厚度
2.ISO2178:磁性法测量非磁性基体金属镀层厚度
3.GB/T9286:色漆清漆划格法附着力测试
4.IEC60440:四端子法测量电阻率
5.MIL-STD-883:微电子器件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
1.FischerXDV-μX射线荧光测厚仪(德国):多层镀层无损分析
2.MitutoyoSJ-410表面粗糙度仪(日本):3D形貌重建功能
3.Instron5944万能材料试验机(美国):10kN高精度载荷系统
4.KeysightB2902A精密源表(美国):皮安级电流分辨率
5.ESPECT-12高低温试验箱(日本):温变速率15℃/min
6.OlympusDSX1000数码显微镜(日本):20-7000倍光学变焦
7.Agilent4503B四探针测试台(美国):自动接触压力调节
8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(德国):物相结构分析
9.HitachiSU5000场发射电镜(日本):1nm分辨率表面形貌观测
10.ThermoScientificiCAPRQICP-MS(美国):ppb级元素定量分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背极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