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热稳定性测试:测定200-400℃温度区间内抗氧剂失重率(精度±0.1%)
2. 氧化诱导期(OIT):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测定180-220℃条件下的氧化起始时间
3. 迁移率分析:通过70℃/24h加速老化实验计算抗氧剂迁移损失量(检出限0.01%)
4. 有效成分含量:HPLC法测定主成分(如BHT、1010型抗氧剂)纯度(RSD≤1.5%)
5. 协同效应评估:多组分抗氧体系在120℃/1000h老化后的性能保留率对比
1. 塑料制品: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、聚碳酸酯(PC)等聚合物材料
2. 橡胶制品:天然橡胶(NR)、丁苯橡胶(SBR)、三元乙丙橡胶(EPDM)
3. 油品添加剂:润滑油、变压器油、生物柴油等液态体系
4. 食品包装材料:PET饮料瓶、PE保鲜膜等直接接触食品级材料
5. 电子封装材料:环氧树脂封装胶、硅酮导热胶等电子元器件保护材料
1. ASTM D3895-20:塑料材料氧化诱导期的标准试验方法
2. ISO 11357-6:2018: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氧化诱导温度
3. GB/T 2951.42-2008: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热稳定试验方法
4. ASTM E2403-23:热重分析(TGA)测定挥发物和残留物规程
5. GB/T 6040-2019:红外光谱法测定抗氧剂特征官能团
6. ISO 6721-11:2019:动态力学分析(DMA)评估材料老化性能
1. 热重分析仪TGA 5500:测量精度0.1μg,温度范围25-1000℃
2.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8500:灵敏度0.1μW,支持氧化诱导期自动分析
3.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60 Infinity II:C18色谱柱,UV-VIS双检测器
4.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Nicolet iS20:光谱分辨率0.09cm⁻¹,ATR附件配置
5. 恒温恒湿箱Binder KBF720:温控精度±0.5℃,湿度范围10-98%RH
6. 动态力学分析仪TA Q800:频率范围0.01-200Hz,应变分辨率1nm
7. 紫外老化箱Q-LAB QUV/spray:UVA-340灯管符合ISO 4892-3标准
8.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hermo ISQ7000:EI源质量范围10-1050amu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抗氧剂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