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化学成分分析:硅(Si)含量40-47%、镁(Mg)含量4-8%、稀土(RE)含量0.5-3.5%、钙(Ca)≤2.5%、铝(Al)≤1.2%
2. 粒度分布测试:粒径范围0.2-10mm占比≥90%,超细粉(<0.1mm)比例≤3%
3. 密度测定:表观密度≥3.8g/cm³(振实法),真密度4.2-4.6g/cm³(氦气置换法)
4. 熔点测试:初熔温度1150±20℃,终熔温度1350±30℃
5. 抗压强度试验:颗粒破碎率≤5%(10MPa压力下保持30s)
1. 球墨铸铁用镁硅系合金球化剂(FeSiMg系列)
2. 稀土镁合金复合球化剂(Ce/Mg=1:3~1:5)
3. 钙基低镁球化剂(Ca含量15-25%)
4. 镍镁合金特种球化剂(Ni含量40-60%)
5. 含钡长效球化剂(Ba含量2-5%)
1. ASTM E353-19《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方法》用于元素定量分析
2. ISO 4935:2021《铸造用合金光谱分析法》测定稀土元素含量
3. GB/T 5687-2016《球墨铸铁用球化剂》规定物理性能测试规程
4. GB/T 4336-2016《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》
5. ISO 13320:2020《粒度分析-激光衍射法》控制粒径分布指标
1. ARL 4460金属光谱仪:波长范围165-800nm,分辨率≤0.005nm
2.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:测量范围0.01-3500μm
3. Netzsch STA 449F3同步热分析仪:温度范围RT-1650℃
4. AccuPyc II 1340全自动密度计:精度±0.03%
5. 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:载荷范围500N-300kN
6. Bruker S8 TIGER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仪
7. Malvern Morphologi 4颗粒形态分析系统
8. LECO ONH836氧氮氢分析仪:氧检测限0.05ppm
9. Shimadzu EDX-7000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
10. Mettler Toledo TGA/DSC3+热重分析仪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球化剂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