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表面硬度梯度:采用HV0.3-HV30维氏硬度计测量淬火层至基体的过渡区(梯度变化≤15% HV/mm)
2. 有效硬化层深度:依据ISO 2639标准测定550HV临界值对应深度(公差±0.05mm)
3. 残余奥氏体含量:X射线衍射法测定Aγ相占比(≤15%为合格阈值)
4. 微观组织评级:参照GB/T 13298进行马氏体/贝氏体形态分级(1-4级合格)
5. 低温冲击韧性:-196℃液氮环境下测试夏比V型缺口冲击功(≥27J)
1. 高碳合金钢部件:GCr15轴承套圈、9CrSi刀具等
2. 不锈钢制品:440C手术器械、17-4PH液压阀体等
3. 工模具钢模块:H13热作模具、DC53冷冲模具等
4. 特种合金构件:Inconel 718航空紧固件、Ti-6Al-4V植入物等
5. 表面改性材料:QPQ处理活塞杆、PVD涂层冲头等
1. ASTM E384-22《材料显微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》
2. ISO 643-2020《钢的奥氏体晶粒度测定》
3. GB/T 230.1-2018《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》
4. ASTM E975-20《残余应力测定的X射线衍射方法》
5. GB/T 229-2020《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》
1. 全自动显微硬度计HMV-G21ST:配备低温环境箱(-196~50℃)
2. 金相分析系统Axio Imager M2m:5000:1动态聚焦镜头组
3. X射线应力分析仪Xstress 3000G3:±2000MPa测量范围
4. 低温冲击试验机JBW-500C:0.5J~500J能量可调
5. 深冷处理系统Cryometal-1010:程序控温精度±1℃
6. 三维形貌仪ContourGT-K1:0.1nm纵向分辨率
7. 直读光谱仪ARL 4460:18种元素同步分析
8. 扫描电镜SU5000:20kV下3nm分辨率
9. 超声波测厚仪38DL PLUS:0.08~635mm量程
10. 热膨胀仪DIL 402 Expedis Classic:-150~1600℃测试范围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冰冷淬火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