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测试:充放电次数≥2000次(0.5C/1C),容量保持率≥80%
2. 光伏组件PID衰减测试:85℃/85%RH环境持续96h,功率衰减≤5%
3. 燃料电池堆气密性检测:氢气泄漏率≤0.05mL/min·cm²(50kPa压差)
4. 储能系统热失控防护验证:热扩散阻断时间≥5min(单体触发条件)
5. 充电桩绝缘耐压测试:AC 2500V/60s无击穿(输入-输出回路)
1. 动力电池系统:三元/磷酸铁锂电芯、模组及PACK总成
2. 光伏发电单元:单晶/多晶硅组件、薄膜太阳能电池
3. 氢能装备:质子交换膜、双极板、储氢罐体
4. 储能装置:液流电池、钠硫电池储能系统
5. 充电基础设施:直流快充桩、换电设备核心部件
1. IEC 62660-1:2018(动力电池循环性能)
2. ASTM E2848-21(光伏组件电势诱导衰减)
3. GB/T 34593-2017(燃料电池发动机测试方法)
4. UL 9540A:2023(储能系统热失控评估)
5. ISO 15118-20:2022(充电通信协议兼容性)
1. 电化学工作站(Princeton PARSTAT 4000):支持±10V/2A精度测试
2. 环境试验箱(ESPEC PL-3K):温度范围-70℃~150℃,湿度控制±2%RH
3. X射线衍射仪(Rigaku SmartLab):晶体结构分析精度0.0001°
4. 红外热成像仪(FLIR T1020):热分辨率≤0.03℃,帧频60Hz
5. 气密性测试台(INFICON ELT3000):泄漏检测灵敏度5×10⁻⁸ mbar·L/s
6. 振动试验系统(Lansmont SAVER 9X18):三轴振动频率5-2000Hz
7. 高精度功率分析仪(Yokogawa WT5000):基本精度±0.03%
8. 激光粒度分析仪(Malvern Mastersizer 3000):测量范围0.01-3500μm
9. 超景深显微镜(Keyence VHX-7000):5000万像素三维观测
10. 质谱联用仪(Agilent 8890/5977B):检出限达ppb级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新能源外资合作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