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线性收缩率测试:测量材料在温度循环(-40℃~150℃)下的尺寸变化率(0.1%精度)
2.热收缩温度测定:确定材料开始收缩的临界温度点(测试范围50-300℃)
3.形变恢复时间:记录解除约束后恢复原始尺寸90%所需时间(0.1s分辨率)
4.各向异性收缩比:计算X/Y/Z三轴收缩差异度(三维测量系统5μm精度)
5.残余应力分析:通过偏振光法测定收缩后内部应力分布(0.1MPa级灵敏度)
1.高分子材料:PE热缩套管(Φ2-200mm)、PVC收缩膜(厚度50-500μm)
2.金属基复合材料:记忆合金血管支架(NiTi合金)、形状记忆聚合物
3.陶瓷基封装材料:电子元件封装用低温共烧陶瓷(收缩率≤1.5%)
4.纺织复合材料:碳纤维预浸料(固化收缩率0.2-0.8%)
5.生物医用材料:可降解血管支架(径向回缩率≤5%)
ASTMD2732:塑料薄膜/片材自由线性热收缩率标准试验方法(油浴法)
ISO14616:塑料加热收缩膜收缩应力测定(恒温梯度法)
GB/T2951.41:电缆附件用热缩管径向收缩率试验(烘箱法1℃控温)
ISO11358-1:高分子材料热机械分析(TMA法测定膨胀系数)
GB/T36800.2:塑料热变形温度试验(负荷0.45MPa/1.8MPa法)
1.HST-200A型热收缩试验箱:温度范围-70~300℃,配备激光测距系统(精度0.01mm)
2.UTM-5000万能材料试验机:配备非接触式视频引伸计(最大载荷50kN)
3.TMAQ400热机械分析仪:膨胀模式分辨率0.1nm,温度扫描速率0.1-50℃/min
4.VIC-3D数字图像相关系统:全场应变测量精度0.005%,最高采样频率100Hz
5.DSC8500差示扫描量热仪:温度重复性0.1℃,解析结晶度变化对收缩影响
6.KeyenceVR-5000三维轮廓仪:Z轴分辨率0.1μm,用于表面形貌定量分析
7.Instron6800系列动态力学分析仪:测定材料储能模量随温度变化曲线
8.MitutoyoCMM三次元测量机:空间精度(1.9+L/250)μm,用于复杂构件尺寸分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可收缩的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