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比表面积测定:采用BET法(氮气吸附),测量范围0.01-2000m/g
2.孔径分布分析:微孔(<2nm)与介孔(2-50nm)占比测定
3.静态吸附容量:25℃条件下对CO₂/H₂S/CH₄的饱和吸附量(mmol/g)
4.机械强度测试:轴向压碎强度≥50N/颗(粒径3-5mm颗粒)
5.热稳定性评估:程序升温脱附(TPD)分析200-800℃失重率
6.化学组分分析:XRF测定SiO₂/Al₂O₃/Fe₂O₃等氧化物含量
1.多孔碳材料:活性炭、碳分子筛、碳纳米管
2.硅基吸附剂:硅胶、MCM-41介孔二氧化硅
3.沸石分子筛:13X型、5A型、ZSM-5型沸石
4.金属有机框架材料:MOF-5、MIL-101(Cr)、UiO-66
5.复合吸附材料:氧化铝-硅胶复合材料、聚合物基活性炭纤维
ASTMD3663:活性炭比表面积标准测试方法
ISO15901-2:压汞法测定孔径分布的孔隙度评估
GB/T7702.1-2008: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体系
ISO9277:2010:气体吸附法测定固态材料比表面积
GB/T21650.2-2008: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
ASTMD2854:活性炭表观密度测定标准规程
1.MicromeriticsASAP2460比表面积分析仪:多站式气体吸附系统,支持77K氮气/87K氩气吸附
2.QuantachromeAutosorb-iQ-C全自动孔径分析仪:可测0.35-500nm孔径范围
3.Netzsch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:TGA-DSC联用进行热稳定性测试
4.ShimadzuAGX-V电子万能试验机:10kN量程颗粒强度测试模块
5.ThermoScientificK-Alpha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:表面元素化学态分析
6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:0.01-3500μm粒径分布测定
7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晶体结构分析与物相鉴定
8.PerkinElmerClarus690气相色谱仪:动态穿透法测定气体吸附量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吸附剂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