粘附促进剂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固含量测定:GB/T2793标准方法,精度0.1%2.粘度测试:旋转粘度计测量(25℃0.5℃,剪切速率10-1000s⁻)3.pH值分析:数字pH计测定(23℃2℃,精度0.02)4.密度检测:比重瓶法(GB/T6750),温度补偿至20℃5.表面张力测试:铂金板法(ISO304),测量范围18-72mN/m6.热稳定性评估:TGA分析(氮气氛围,升温速率10℃/min)检测范围1.聚氨酯基涂料用硅烷偶联剂2.环氧树脂体系钛酸酯类促进剂3.橡胶制品用巯基硅烷处理剂4.金属预处理磷酸酯化合物5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固含量测定:GB/T2793标准方法,精度0.1%
2.粘度测试:旋转粘度计测量(25℃0.5℃,剪切速率10-1000s⁻)
3.pH值分析:数字pH计测定(23℃2℃,精度0.02)
4.密度检测:比重瓶法(GB/T6750),温度补偿至20℃
5.表面张力测试:铂金板法(ISO304),测量范围18-72mN/m
6.热稳定性评估:TGA分析(氮气氛围,升温速率10℃/min)
1.聚氨酯基涂料用硅烷偶联剂
2.环氧树脂体系钛酸酯类促进剂
3.橡胶制品用巯基硅烷处理剂
4.金属预处理磷酸酯化合物
5.塑料基材用氯化聚烯烃改性剂
6.玻璃纤维浸润用氨基硅烷溶液
1.ASTMD3167-03a:胶接接头拉伸剪切强度测定
2.ISO8510-2:2006:剥离强度180剥离试验法
3.GB/T7124-2008: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试验方法
4.ASTMD4541-22:便携式附着力测试仪测定法
5.ISO4624:2016: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
6.GB/T1732-2020:漆膜耐冲击测定法
1.Instron5967万能材料试验机:载荷范围0.5N-30kN,精度0.5%
2.Elcometer506附着力测试仪:测量范围0-20MPa
3.MettlerToledoXS205DU分析天平:分辨率0.01mg
4.BrookfieldDV2T粘度计:转速范围0.3-200rpm
5.Netzsch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:温度范围RT-1600℃
6.KrssK100表面张力仪:测量精度0.01mN/m
7.Q-LabQUV紫外老化箱:符合ISO4892-3标准
8.KeyenceVHX-7000数码显微镜:最大倍率5000
9.MalvernZetasizerNanoZSP粒径分析仪:尺寸范围0.3nm-10μm
10.Agilent1260InfinityIIHPLC系统:色谱柱C18,4.6250mm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粘附促进剂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