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期梅毒性视神经萎缩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测:TPPA(滴度≥1:80)、FTA-ABS(荧光强度≥2+)2.非特异性血清反应素试验:RPR定量(动态监测滴度变化≥4倍)3.脑脊液分析:VDRL-CSF(阳性阈值≥1:2)、白细胞计数(>510^6/L)4.光学相干断层扫描:视盘周围RNFL厚度(<80μm提示萎缩)5.视觉诱发电位:P100波潜伏期(延长>115ms)检测范围1.血清样本:需采集非抗凝静脉血3-5ml进行离心分离2.脑脊液样本:腰椎穿刺获取≥2mlCSF标本3.视网膜成像:黄斑区及视盘区域OCT扫描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测:TPPA(滴度≥1:80)、FTA-ABS(荧光强度≥2+)
2.非特异性血清反应素试验:RPR定量(动态监测滴度变化≥4倍)
3.脑脊液分析:VDRL-CSF(阳性阈值≥1:2)、白细胞计数(>510^6/L)
4.光学相干断层扫描:视盘周围RNFL厚度(<80μm提示萎缩)
5.视觉诱发电位:P100波潜伏期(延长>115ms)
1.血清样本:需采集非抗凝静脉血3-5ml进行离心分离
2.脑脊液样本:腰椎穿刺获取≥2mlCSF标本
3.视网膜成像:黄斑区及视盘区域OCT扫描
4.电生理信号:模式翻转VEP波形采集
5.瞳孔反射测试:红外瞳孔计测量对光反射潜伏期
1.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(TPPA):依据CLSIM47-A标准操作
2.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(RPR):执行GB/T40982-2021规范
3.脑脊液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(VDRL-CSF):参照WHOTPHA技术手册
4.光学相干断层扫描(OCT):采用ISO16971:2015眼科仪器标准
5.视觉电生理检查:符合ISCEV2020国际临床指南
1.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(罗氏Cobase601):执行TPPA/FTA-ABS定量分析
2.生物显微镜(奥林巴斯BX53):脑脊液细胞计数与形态学观察
3.频域OCT仪(海德堡SpectralisHRA+OCT):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三维成像
4.视觉电生理系统(罗兰RETIport):VEP/PERG信号采集与分析
5.全自动酶标仪(伯乐Bio-RadiMark):RPR/VDRL试验结果判读
6.超低温离心机(赛默飞SorvallST16R):血清/CSF样本预处理
7.红外瞳孔计(NeuropticsPLR-3000):瞳孔对光反射定量评估
8.PCR扩增仪(ABIQuantStudio5):梅毒螺旋体DNA核酸检测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晚期梅毒性视神经萎缩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