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清除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残留数据量:通过二进制扫描验证未清除区域占比(≤0.1%)。2.覆盖完整性:单次/多次覆写后数据恢复成功率(≤0.01%)。3.磁性残留强度:磁介质表面剩余磁通密度(≤50nT)。4.物理破坏有效性:碎片尺寸分布(≤2mm)及微观结构完整性。5.逻辑层清除验证:文件系统索引表及元数据残留量(≤1KB)。检测范围1.机械硬盘(HDD):包含SATA、SCSI及企业级高转速盘片。2.固态硬盘(SSD):涵盖SLC/MLC/TLC/QLC闪存架构产品。3.移动存储设备:U盘、SD卡及外置加密存储装置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残留数据量:通过二进制扫描验证未清除区域占比(≤0.1%)。
2.覆盖完整性:单次/多次覆写后数据恢复成功率(≤0.01%)。
3.磁性残留强度:磁介质表面剩余磁通密度(≤50nT)。
4.物理破坏有效性:碎片尺寸分布(≤2mm)及微观结构完整性。
5.逻辑层清除验证:文件系统索引表及元数据残留量(≤1KB)。
1.机械硬盘(HDD):包含SATA、SCSI及企业级高转速盘片。
2.固态硬盘(SSD):涵盖SLC/MLC/TLC/QLC闪存架构产品。
3.移动存储设备:U盘、SD卡及外置加密存储装置。
4.磁带介质:LTO-9、DLT及企业级备份磁带。
5.光学存储介质:CD/DVD/蓝光光盘及母盘压制设备。
1.ASTMF2201-19:磁性介质覆写有效性验证方法。
2.ISO/IEC27040:2015:存储安全擦除过程控制规范。
3.GB/T35273-2020:个人信息安全工程化删除技术要求。
4.NISTSP800-88Rev.1:介质清理与销毁分级标准。
5.GB17859-1999: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。
1.QuantumMM-300磁力显微镜:纳米级磁性残留量分析(分辨率0.1μm)。
2.HD-3X高能消磁机:瞬时磁场强度≥17000奥斯特(Oe)。
3.DeepScanProV6:多协议存储介质底层扇区扫描仪。
4.ThermoScientificPhenomPharosSEM:碎片形貌电子显微镜分析系统。
5.AtolaInsightForensic:支持NVMe/PCIe接口的SSD固件级擦除验证工具。
6.WiebeTechSCSIBusMonitor:实时总线指令捕获与分析设备。
7.DiskMantlerDM-9000:多轴精密盘片物理粉碎机(压力≥20吨)。
8.X-WaysWinHex20.9:十六进制级文件系统残留分析软件。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数据清除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