尾光纤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插入损耗:测量值≤0.3dB(单模@1310nm/1550nm),多模≤0.5dB(@850nm/1300nm)2.回波损耗:单模≥50dB(PC型)、≥60dB(APC型),多模≥35dB3.端面几何参数:曲率半径10-25mm(PC型),顶点偏移≤50μm4.抗拉强度测试:轴向拉力≥5N持续60秒无位移5.环境适应性测试:-40℃~+70℃温度循环12次后性能波动≤0.2dB检测范围1.单模尾光纤(SMF-28e+/G.652D/G.657A1)2.多模尾光纤(OM3/OM4/OM550/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插入损耗:测量值≤0.3dB(单模@1310nm/1550nm),多模≤0.5dB(@850nm/1300nm)
2.回波损耗:单模≥50dB(PC型)、≥60dB(APC型),多模≥35dB
3.端面几何参数:曲率半径10-25mm(PC型),顶点偏移≤50μm
4.抗拉强度测试:轴向拉力≥5N持续60秒无位移
5.环境适应性测试:-40℃~+70℃温度循环12次后性能波动≤0.2dB
1.单模尾光纤(SMF-28e+/G.652D/G.657A1)
2.多模尾光纤(OM3/OM4/OM550/125μm)
3.850nm/1310nm/1550nm波长专用尾光纤
4.铠装型不锈钢/芳纶加强尾光纤
5.耐高温/抗辐射特种尾光纤(工作温度-60℃~+300℃)
1.IEC61300-3-34:2019(插入损耗基准测试法)
2.GB/T18311.31-2018(回波损耗四端口法)
3.IEC61300-3-35:2015(端面干涉仪三维形貌分析)
4.ASTMD4566-19(机械可靠性测试规范)
5.GB/T2423.22-2012(温度循环试验程序)
1.EXFOFTB-200光时域反射仪:动态范围45dB@1550nm,事件盲区0.8m
2.ViaviMTS6000端面干涉仪:Z轴分辨率1nm,曲率半径测量精度1%
3.KeysightN7788B光波元件分析仪:波长范围1260-1630nm,IL/RL同步测量
4.ILXLightwaveFPM-8220光源功率计:功率测量精度0.02dB@-70dBm
5.TMSiFOT-930光纤拉力测试机:最大拉力50N,位移分辨率1μm
6.ESPECPL-3KPH温度冲击箱:温变速率15℃/min,温控精度0.5℃
7.OlympusMX63L工业显微镜:500倍光学放大+激光共聚焦模块
8.AFLFlexScanPro端面清洁度分析系统:自动识别划痕/污染颗粒≥5μm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尾光纤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