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活化能(Ea):测定范围50-500kJ/mol,误差≤3%
2.反应焓变(ΔH):测量精度1J/g,温度范围25-800℃
3.分解温度(Td):升温速率1-20℃/min,重复性1.5℃
4.氧化诱导时间(OIT):测试条件200-400℃,氧气流速50mL/min
5.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:DSC法测定,灵敏度0.1μW
1.高分子材料: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、聚碳酸酯(PC)等
2.金属合金:铝合金、钛合金、高温镍基合金
3.药物制剂:活性药物成分(API)、药用辅料的热稳定性分析
4.储能材料: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、相变储热介质
5.化工原料:催化剂、阻燃剂、有机过氧化物
1.ASTME698:热不稳定材料活化能计算标准方法
2.ISO11357-6: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氧化诱导时间
3.GB/T19466.6:塑料DSC法测定氧化诱导时间(OIT)和氧化分解温度
4.ASTME2890:热分析联用技术测定反应动力学参数
5.GB/T17391: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
1.TAInstrumentsQ2000差示扫描量热仪:温度范围-90~725℃,分辨率0.1μW
2.NetzschSTA449F5同步热分析仪:同步测量TG-DSC信号,最高温度1600℃
3.PerkinElmerTGA8000热重分析仪:称量精度0.1μg,升温速率0.1-100℃/min
4.MettlerToledoDSC3+:超高速传感器响应时间<1s,气体切换功能
5.ShimadzuDTG-60H同步TG-DTA:双样品池设计,温度精度0.1℃
6.LinseisSTAPT1600高压热分析仪:最大压力100bar,惰性/反应气体环境控制
7.SetaramSensysEvoDSC:Chip传感器技术,基线稳定性3μW/30min
8.HitachiSTA7200RV:真空至常压环境切换,红外加热炉设计
9.TAInstrumentsQ20调制DSC:分离可逆/不可逆热流信号
10.NetzschLFA467HyperFlash激光导热仪:导热系数与比热容同步测定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活化热函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