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疤痕硬度梯度: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测量HV0.1-HV1.0区间值
2.疤痕深度测量:精度2μm的三维形貌扫描
3.边缘过渡区宽度:电子显微镜下测量过渡区50-500μm范围
4.残余应力分布:X射线衍射法测定200MPa量程
5.微观裂纹密度:SEM扫描电镜统计裂纹密度(条/mm)
1.金属铸造件:发动机缸体/曲轴表面疤痕
2.高分子注塑件:汽车内饰件/电子壳体接合线疤痕
3.复合材料层压板:航空结构件分层疤痕
4.陶瓷烧结件:精密轴承滚道表面烧结疤痕
5.焊接接头区域:管道/压力容器热影响区疤痕
ASTME384-22材料显微硬度标准测试方法
ISO25178-2:2022表面纹理三维表征规范
GB/T4340.1-200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
ASTME2860-20X射线残余应力测定标准
GB/T13298-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
1.MitutoyoHM-200显微硬度计:载荷范围10gf-1kgf
2.KeyenceVK-X3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:Z轴分辨率1nm
3.BrukerD8DISCOVERX射线衍射仪:Ψ角扫描45
4.ZeissEVOMA25扫描电镜:二次电子分辨率3nm@30kV
5.Olympus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:5000:1动态对比度
6.Instron5985万能材料试验机:载荷精度0.5%
7.AliconaInfiniteFocus光学3D测量仪:垂直分辨率10nm
8.ShimadzuHMV-G21T显微硬度计:自动压痕测量系统
9.PanasonicEH-WE500超声波探伤仪:频率范围0.5-15MHz
10.ThermoFisherARLEQUINOX3000X射线荧光光谱仪:元素分析精度ppm级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硬疤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